起搏在线
  • 首页

  • WEP

    • 联盟成立
    • 组织机构
    • 会员申请
  • 在线培训

    • 学术课件
    • 视频课程
    • 病例点评
    • 病例分析
    • 起搏心电图
  • 传统起搏器

    • 基本知识
    • 手术植入
    • 术后随访
    • 远程监测
  • 访谈

    • 2016年度访谈
    • 2015年度访谈
  • 无导线起搏器

    • 基本知识
    • 手术植入
    • 术后随访
  • 学术活动

    • 学术活动
    • 智汇心活力
    • META病例分享
    • “远程关爱”CareLink大咖谈
    • ICM临床路径创新大赛
  • 传导系统起搏

    • 基本知识
    • 手术植入
  • 起搏动态

  • CRT

    • 基本知识
    • 手术植入
    • 术后随访
    • 远程监测
  • 起搏前沿

  • ICD

    • 基本知识
    • 手术植入
    • 术后随访
    • 远程监测
  • 研究

    • ICD/CRT-D
    • CSPE互动问卷
  • 心律失常

  • 2

  • 起搏动态

起搏动态 >

  • 起搏动态 | 陈骁摘译——美国心血管植入型电子装置感染流行病学:以人口为基础的队列研究

    2020-05-17
    过去十年,随着心血管植入型电子装置(CIED)适应证的扩大,CIED植入率逐渐增加。研究显示植入CIED的老年患者,伴随合并症的增多,CI
  • 起搏动态 | 徐天程摘译——左束支起搏中损伤电流的电生理特征及临床价值

    2020-07-31
    在起搏器电极植入过程中,将电极固定到心肌会造成急性组织损伤,可通过腔内图中较基线抬高且持续时间延长的ST段来识别,被称为损伤电
  • 起搏动态 | 刘宇琪摘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十年以上远期预后的预测因素

    2020-07-3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进展。CARE-HF,COMPANION,MADIT-CRT和RAFT研究均证明,患者QRS波时限为&ge
  • 起搏动态 | 沈敏摘译——高龄患者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可行性

    2020-06-25
    心脏起搏器应用于临床已经60年,是症状性心动过缓的基石疗法,但起搏治疗仍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气胸,局部和全身感染以及导线磨
  • 起搏动态 | 文亮摘译——无导线左室心内膜面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WiSE-CRT的国际多中心注册研究

    2020-06-19
    双室心内膜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不能接受经静脉心外膜CRT或CRT反应不佳的患者。双室心内膜心
  • 起搏动态 | 刘宇琪摘译——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植入可行性以及短期预后:欧洲快照调查

    2020-06-19
    自1958年首次植入完全植入式心脏起搏器(PM)以来,心脏起搏器被广泛用于治疗心动过缓,但是仍会发生并发症,其中大多与存在血管内电
  • 起搏动态 | 胡淼阳摘译——新型主动固定四极左室导线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

    2020-06-09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改善中重度心衰、QRS波时限延长和左室功能低下患者的心衰症状和死亡率。CRT成功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是LV导线
  • 起搏动态 | 吴斯谨摘译——起搏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生理基础、起搏模式的选择及相关临床研究

    2020-06-09
    严重的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会发生超过3s的心脏停搏,伴有低血压甚至意识丧失(LOC)。电生理医生通过直立倾斜试验
  • 起搏动态 | 吴圣杰摘译——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一级预防的程控:指南一致性和临床预后

    2020-05-22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能有效降低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风险。然而,逐渐增加的证据表明8-40%的患者经历过不必要ICD的治疗
  • 起搏动态 | 卢文钊摘译——无导线左室心内膜起搏在传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反应患者中的应用

    2020-07-31
    接受传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患者中有约占30%的无反应患者,对于这部分仍然有心衰症状的患者的管理仍然是一个难题。许多患者由
  • 起搏动态 | 施翔翔摘译——运用AdaptivCRT算法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患者死亡率和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来自真实世界的研究数据

    2020-05-15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症状性心力衰竭(HF)合并射血分数降低患者的确切疗法之一。多项随机临床试验一致证明CRT具有降低死亡率、
  • 起搏动态 | 庞洁摘译——儿童左室心尖部起搏:可行性及对心室功能的长期影响

    2020-05-08
    儿童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导致的心动过缓通常需要终生起搏器治疗。因此,必须考虑心室起搏对心脏机械运动的长期影响。右室起搏
  • 起搏动态 | 陈骁摘译——美国心血管植入型电子装置感染流行病学:以人口为基础的队列研究

    2020-04-30
    过去十年,随着心血管植入型电子装置(CIED)适应证的扩大,CIED植入率逐渐增加。研究显示植入CIED的老年患者,伴随合并症的增多,CI
  • 起搏动态 | 叶利方摘译——通过植入式远程传输装置对房颤发生中电重构的个性化监测

    2020-04-30
    心房颤动(AF)被认为是一种日益增长且不可避免的世界性流行病,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无创体表心电图(ECG)是诊断AF的简单方法,
  • 起搏动态 | 吴圣杰摘译——感染活动期间同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和原导线移除

    2020-04-16
    随着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CIED)植入率的提高,因感染导致CIED摘除的需求也日渐增加。当前指南建议在已证实和疑似植入装置感染的情况下
  • 起搏动态 | 吴斯谨摘译——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心脏传导障碍的患者行希氏束起搏的可行性

    2020-04-09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有效手段。然而,植入的瓣膜材料会损伤心脏传导系统,在TAVR术后常出现房室传导阻滞
  • 起搏动态 | 郑亚如摘译——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生活质量对比:一项多中心研究

    2020-04-08
    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有很高的发病率,在西班牙及全世界,每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成千上万例。自第一台经静脉心脏起搏器植入以来,虽然起搏系
  • 起搏动态 | 王欢:心脏电子装置植入术后30天内再入院率和原因的性别差异:来自国家再入院数据库的分析

    2020-04-08
    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的植入率,包括永久起搏器(PPM)、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器(CRT-P CRT-D)和植入性心脏除颤器(ICD)在过去
  • 起搏动态 | 胡清韵摘译——左束支起搏在短期和中期内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0-07-31
    临床常用的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存在许多副作用,包括可能引起电-机械失同步,增加房颤(AF)、心衰发生率,增加患者死亡率等。因此
  • 起搏动态 | 吴斯谨摘译——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的长期心室起搏比例: 一项长达10年的多中心研究

    2020-08-09
    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外科换瓣中高危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并且适应证逐渐向外科低危患者拓展。由
  • 起搏动态 | 胡清韵摘译——QP ExCELs研究:新型双导线CRT与传统CRT相比疗效相当且并发症更少

    2020-08-20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在降低心衰(HF)患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有效性已被证实,但与植入式心脏除颤仪(ICD)相比,CRT的并发症发生
  • 起搏动态 | 吴斯谨摘译——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心脏性猝死:适应证、设备选择和临床预后

    2020-08-28
    自1980年第一台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用于临床起,ICD从最早需开胸植入、只有除颤功能的初代产品发展到今天可经静脉或皮下植入
  • 起搏动态 | 李瑶​摘译——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降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脏性猝死的注册研究

    2020-08-28
    近几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存活到成年。德国心脏病注册研究的数据表明,心脏性猝死可能占成人
  • 起搏动态 | 李瑶​摘译——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的除颤器患者更换时继续当前治疗还是左室导线升级

    2020-09-04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提高心力衰竭(HF)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左室(LV)功能并缓解心衰症状。对于尚无CRT适应证但LV功能持续下降的患者,
  • 起搏动态 | 周昱安​摘译——左束支起搏在行心脏再同步治疗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

    2020-09-10
    通过双心室起搏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临床获益已经广泛阐明,由于双心室起搏只能产生相对不明显的心室再同步。而与双室起搏相比,希氏
  • 起搏动态 | 周昱安​摘译——希氏束起搏在新近有起搏需求的SICD患者中的应用:基于自动筛查评分和临床案例的可行性研究

    2020-09-17
    在心脏除颤领域,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这项技术的引进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过去十年内最为重要的发展之一。由于SICD并不接触心脏
  • 起搏动态 | 卢文钊摘译——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房颤患者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五年随访研究

    2020-10-09
    房颤(AF)在总人群中的患病率约1%-2%,在老年患者中超过15%。近期研究显示5%-40%心衰患者合并房颤,并且其发生率和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 起搏动态 | 吴斯谨摘译——Micra AV心房机械感知和房室同步的预测因素:基于MARVEL2研究的结果

    2020-10-16
    无导线起搏器可显著减少传统心脏起搏器所带来的导线或囊袋相关并发症,临床上已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第一代无导线起搏器仅能行VV
  • 起搏动态 | 胡清韵摘译——希氏束-左室顺序起搏用于心脏再同步治疗

    2020-10-23
    心脏电-机械不同步存在于约1 3的心衰伴射血分数减低(HFrEF)患者中,心电图(ECG)表现为QRS波时限延长,且会增加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心
  • 起搏动态 | 潘昌摘译——左室四极导线CRT-D系统的核磁共振扫描安全性研究

    2020-11-06
    MRI检查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具有优势,具备ICD适应证的很多患者预计将来可能会接受MRI检查。以往的研究已证实了MRI兼容的起搏器和ICD能安全地
  • 起搏动态 | 潘昌摘译——肥厚型心肌病ICD的一级预防——有恰当治疗的预测因素吗?

    2020-11-19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青少年心脏性猝死(SCD)的常见遗传性心肌病,然而只有小部分HCM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现有研究中发生SCD患者合并HCM
  • 起搏动态 | 潘昌摘译——胸骨下血管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首次人体试验的长期经验

    2020-11-26
    近30年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俨然成为预防心脏猝死的重要手段。ICD逐步演变为经静脉在右心室腔内放置除颤导线,并与锁骨下区域的皮
  • 起搏动态 | 张航摘译——靶向左室导线位置策略在非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应用: Enhance CRT研究

    2020-12-18
    心血管再同步化治疗(CRT)可减轻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增宽的QRS时限。然而,CRT对非左
  • 起搏动态 | 王欢:心脏再同步化植入术中冠状静脉成形术:急性期结果和临床预后

    2020-03-14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于经优化药物治疗的宽QRS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CRT总体上能为患者带来获益,但仍有
  • 起搏动态|折剑青:远程监控在皮下ICD患者中的作用-来自前瞻性注册研究的数据

    2019-05-28
    在ICD的治疗中,远程监控通过自动传输起搏器无线信号到远程监控装置,对于预防ICD患者心源性猝死具有重要作用,在指南中为I类推荐。
  • 起搏动态|折剑青:PR间期和起搏模式对双腔起搏器患者持续性房颤发生的影响:国际研究MINERVA的亚组分析

    2019-05-28
    人口的老龄化逐渐增加导致心脏传导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强,需要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比例逐年增高。25年前,具有房室(AV)同步和频率自
  • 起搏动态|张荣峰:ICD在透析患者猝死预防中的应用——ICD2研究

    2019-06-03
    终末期肾病患者行肾脏替代治疗后死亡风险增加14倍以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心源性死亡,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占30%左右,然而迄今尚
  • 起搏动态|李国草:非缺血性收缩性心衰患者右室功能障碍与除颤器植入效果的关系

    2019-06-28
    非缺血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增加,主要是因为心脏猝死(SCD)风险增加及进行性收缩功能障碍。针对非缺血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和左室
  • 起搏动态|王楠:长期右心室起搏和/或起搏介导心肌病后升级为希氏束起搏的随访研究

    2019-06-28
    最早Wiggers在1925年提出,右心室起搏时血流动力学比激动延自身传导系统下传时要差。右心室起搏介导心肌病(PICM)是心功能不全的常
  • 起搏动态|折剑青:生理性起搏与右心室起搏对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5%的患者的影响

    2019-07-05
    在美国,每年每100万人中有990人植入心脏起搏器。也就是每年有28 8万人新植入起搏器。既往研究提示,在部分患者中,即使使用各种算法
  • 起搏动态|于晓红:预防性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对高龄患者的影响

    2019-07-12
    大量的随机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在心源性猝死一级预防方面的有
  • 起搏动态|折剑青:电极拔除减少心脏植入设备引起的慢性疼痛

    2019-07-26
    目前心脏植入设备年植入量约为1 2-1 4百万。这些人中的一部分由于细菌感染等因素需要电极拔除。心脏植入设备引起的慢性胸痛并不多见
  • 起搏动态|折剑青:无导线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在体证据

    2019-08-17
    传统的心脏起搏器目前虽然广泛使用,但存在其局限性。电极移位、囊袋感染、血肿仍不可避免。超过10%的患者植入后2个月内出现早期并发症
  • 起搏动态 | 魏飞宇:通过12个月的随访研究无导线起搏器治疗对心脏和瓣膜功能影响

    2019-11-08
    传统电极依赖的起搏器治疗是引起瓣膜反流和心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目前认为植入电极时引起瓣膜受损和电极对瓣膜长期机械刺激是引起三
  • 起搏动态 | 折剑青:基于真实世界的左心室心内膜起搏经验:单中心5年随访数据

    2019-11-08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以减少心功能不全以及宽QRS的致死率及致残率。目前常用左室电极为经冠状窦植入,然而,CRT治疗获益主要
  • 起搏动态 | 向虹:EF值降低的无症状心衰患者预防性植入ICD的获益

    2019-11-08
    对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无症状心衰(HF)患者预防性植入ICD在不同的指南中有不同的推荐。纽约心功能(NYHA)I级患者恰当器
  • 起搏动态 | 折剑青:既往感染患者植入无导线心脏起搏器: 来自Micra postapproval的注册研究结果

    2019-11-22
    在美国,心脏植入电子设备感染的比率显著增加。心脏植入电子设备感染会增加住院时间、费用和死亡率。起搏器相关感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从
  • 起搏动态 | 魏飞宇: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患者胸部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安全性

    2019-12-13
    过去几十年,接受心脏植入电子装置(CIED)的患者明显增加,目前新型CIEDs具有抗核磁共振特性,在合适程控条件下可安全行MRI检查。但
  • 起搏动态 | 陈峰:2019心脏病学年度进展回顾:心律失常和起搏治疗

    2020-03-09
    在过去的一年中,房颤抗凝和消融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也发布了最新的《2019ESC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管理》,但是除此之外心
  • 起搏动态 | 黄尚玮:性别是否为经静脉电极拔除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2020-02-24
    一项基于ESC-EHRA EORP European Lead Extraction ConTRolled ELECTRa注册研究的数据分析 自从20世纪下半叶临床起搏技术开始兴
  • 起搏动态 | 黄晶:经导管抽吸有助于安全拔除附着有较大赘生物的起搏器和ICD电极

    2020-02-15
    心律植入装置(CIED)相关血管内感染的治疗一直是一个临床难题,若再合并有较大导线赘生物相关处理则变得更为棘手。大于20mm的赘生物
  • 起搏动态 | 周俊彦:功能性单心室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结局:为什么会更差,我们能做什么?

    2020-02-12
    阶段性Fontan手术广泛应用于不适合双心室修复的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这些患者在其儿童早期需完成Fontan手术,但Fontan手术围术期的
  • 起搏动态 | 黄尚玮:植入型心脏电生理装置感染后完全移除、部分移除及电极拔除失败的预后比较

    2020-02-12
    一项基于ESC-EHRA EORP European Lead Extraction ConTRolled ELECTRa注册研究的数据分析 心脏电生理装置的植入数量在过去的数
  • 起搏动态 | 黄晶:ICD植入术后早期死亡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分析

    2020-02-12
    一级预防植入ICD是公认的最为有效的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措施,然而接受ICD植入的很大一部分人群为70-80岁的心衰患者,他们往往合并有其
  • 起搏动态 | 李隽:无导线起搏患者选择、适应证及随访结果

    2020-02-12
    接受单腔起搏器植入的大多数患者伴有持续或永久性心房颤动(AF),对于具有完整心房功能的患者,房室同步起搏可减少卒中的发生,增加
  • 起搏动态 | 李隽:经心大静脉希氏束旁起搏

    2020-01-03
    在传导系统疾病的治疗中,生理性双心室起搏是常规右心室(RV)起搏的一种替代方法。RV间隔起搏是有效的,但可能发生电极稳定性不佳及
  • 起搏动态 | 李隽:人工瓣膜AVR术后持续性AVB的预测因素

    2020-01-03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传统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围手术期高风险患者的治疗方法。根据统计,接受TAVR的患者中大约5 9
  • 起搏动态 | 李隽:S-ICD过度感知何时拔除导线

    2019-12-13
    皮下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S-ICD)最初被设计为常规静脉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替代产品,适用于血管通路受限、电极断裂或感
  • 起搏动态 | 向虹:可植入的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发生率和预测作用及其在原发性心室颤动患者中的作用

    2019-11-28
    原发性心室颤动(IVF)是一种罕见的心脏骤停原因,ICD是目前唯一的治疗选择,ICD治疗在这些患者中的流行及并发症可利用的数据是有限的
  • 起搏动态|金元昊:心脏外科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延迟恢复传导功能的发生率及预测因素研究

    2018-05-07
    研究背景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HB)是心脏外科手术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15%,显著增加死亡率。其可能的致病机制包括操作直
  • 起搏动态 | 陈峰:心血管植入电子装置感染的尝试性保守治疗: 是否存在预测成功的临床因素?

    2018-05-07
      随着临床指征的扩大、人口学特点的变化及新技术的发展,心血管植入电子装置(CIED)的植入数量在过去几十年里得到显著的增长。但是与CI
  • 起搏动态|闫丽荣:心脏植入性电子器械升级时经静脉导线拔除的安全性和预后研究

    2018-05-07
      近年来心脏植入性电子器械(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s)应用飞速发展。随着CIEDs适应症拓展和患者预期寿命提
  • 起搏动态 | 李超:青少年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ICD治疗

    2018-04-08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临床发病率大约为1 1000~1 10000,好发于东南亚国家,呈年龄和性别明显相关性:多表现
  • 起搏动态 | 周游:伴有弃用导线的传统起搏器或除颤器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的安全性研究

    2018-04-08
      在过去十年中,起搏器和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等心血管可植入电子设备(CIEDs)的植入量稳步增加。磁共振成像(MRI)也由于其优越的软组织成
  • 起搏动态|宁小晖:无导线起搏联合房室结消融治疗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2018-04-08
    本月开始,起搏在线会陆续推出起搏动态文章摘译系列,希望与各位同道分享,敬请关注。  目前ACC AHA HRS对于药物和导管消融治疗无效的难

友情链接

京ICP备15021671号-4 ©2016-2020 起搏在线
技术支持:严道医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