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在线

CMCC2020|著手成春为心脏起搏,各抒己见展巾帼风采

2020年11月28日,第十四届中国中西部心血管学术会议如期召开,期间为电生理女医师开设的,名为“WEP-起搏挑战病例-我应该如何处理?”的专场会议也惊艳亮相。

“为什么日程中每个医生的名字都出现了两次?”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柯萍教授开场致辞之后先卖了个关子,原来本次的病例挑战制定了更加新颖的规则:两个医生为一组,医生A汇报病例10分钟,医生B谈对病例的处理意见或回答病例中提出的问题,医生A再用5分钟时间来讲实际的处理方式。随后医生A和医生B互换角色。专家等两名医生发言完毕,予以点评解析,共同探讨更优化的治疗方案。
新的规则不仅让这场病例挑战看起来新颖别致,也赋予了这场学术会议独特的意义。不同于以往的病例汇报,医生不再单纯介绍自己的病例,也参与到其他病例的讨论中。这样的形式促进了青年医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引发了所有参会医师更深入的思考,在交流过程中拓宽了视野,积累了更多临床经验。

层层递进,博采众长

上半场会议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邓晓奇教授,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耀东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沈敏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徐原宁教授共同主持。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柯萍教授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昆华医院)范洁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兴斌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刘兵教授, 四川省人民医院刘明江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舒茂琴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童琳医生带来一例房室传导阻滞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病例,植入双腔起搏器治疗。四川省人民医院的熊雁医生带来一例混合性高迷走反射导致的晕厥,后植入带有CLS功能起搏器,效果良好。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查克兰医生带来了一例缺血性心肌病、左束支阻滞、频发室早的心衰患者,植入CRT-D的过程中出现了心包填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蒋凌云教授带了一例29岁起搏器感染患者,拔除起搏器导线后,充分抗感染的前提下植入了无导线起搏器。
参会的医生围绕着病例讨论了晕厥的鉴别诊断、CRT-D植入的指征、维持患者窦性心律重要的意义及起搏器感染后抗生素的使用等问题。点评专家也指出了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起搏器的植入,应细致地评估患者,全面考虑后制定最优化的治疗策略,使患者获得更多的获益。

刚柔并济,取长补短

下半场的会议请来了“男医生”参加挑战,由四川省人民医院唐艺加教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叶强教授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恒愉教授共同主持;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柯萍教授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昆华医院)范洁教授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兴斌教授, 四川省人民医院刘明江教授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薛小临教授及贵州省人民医院俞杉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郭兰燕医生带来一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短阵室速、心力衰竭的患者,患者植入ICD预防心源性猝死。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柴虹医生带来一例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肥厚合并室速的患者,植入CRT-D进行治疗。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匡晓晖医生带来一例复杂心律失常的患者,该患者长期房颤病史,出现III°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单腔起搏器,后因房颤合并预激导致快速心室率,最终行射频消融治疗。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潇医生带来了一例起搏器植入后2年囊袋感染,患者起搏器依赖合并心衰,移除原来起搏器系统,充分抗感染抗心衰药物治疗后,行CRT植入。
与会的医生也热烈讨论了特殊心肌病患者ICD植入的指征、特殊类型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及房颤的抗凝治疗等问题。点评专家总结在使用器械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还应注重对患者原发病进行最优化的药物治疗,能从病因出发改善患者总体预后。
“病例讨论都会给人以启发,优秀的一线青年医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场医生的表现令人惊喜”,正如陈柯萍教授所讲,女性医师展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严密的临床思维,以卓越的风姿为本次大会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会议现场讨论花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