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Rhythm主编—陈鹏生教授语音速递(七月刊 中文版)
1
第一篇由Peter A Noseworthy等撰写的论文题为“CASTLE-AF临床试验的普适性:对房颤合并心衰患者进行常规导管消融”。在美国联邦医保大型数据库中,作者识别出从2008年到2018年间的290,000例房颤合并心衰患者,分别有7465接受消融治疗,282,366仅接受药物治疗。他们发现仅7.8%的患者满足CASTLE-AF试验条件。91.0%不符合纳入标准, 15.5%符合排除标准。在不符合入选标准,但未达到排出标准的患者中,消融治疗与入选人群的主要结局低风险相关。并且,无论患者是否患有伴随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相对危险度的降低都是一致的。尽管可以相对降低风险,但与CASTLE-AF试验的报道相比,这种与消融相关的益处在实践中似乎更为有限。
2
下一篇论文题为“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因素:ABC-VT风险评分” ,由Aleksandr Voskoboinik等撰写。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风险评分系统,以预测频发室早(PVC)患者的不良事件。不良重塑的独立预测因素如下:PVC正向波形,PVC负荷,PVC联律间期> 500 ms,非持续性室速(VT)。作者为上述每项因素分配分数,然后在推导队列中开发ABC-VT风险评分,并在验证队列中成功地进行了测试。作者得出的结论是,ABC-VT评分是一种简单的,可用于预测频发PVC患者左室不良重构,及未来临床恶化的工具。该评分系统是否可用于识别适合消融的PVC患者,尚不清楚。
3
接下来是Fa-Po Chung等撰写的“左室穹顶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的结果:多中心研究”。该研究共纳入穹顶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26个月的中位随访期间,80%的短期成功患者无心律失常复发,总体长期成功率为68%。多部位消融是室性心律失常(VA)复发的唯一独立预测因子。这些发现表明,对于左室穹顶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短期成功率的获得需要多部位消融术,但复发率仍然很高。
4
下一篇由Paolo Domenico Dallaglio等撰写的文章题为:“抗心动过速起搏,以避免肥厚型心肌病和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不适当电击”。在251例患者为期4年的研究中,有56例发生326次室性心律失常。其中,单形性室速(VT)是最主要的室性心律失常。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成功终止了所有单形性VT的3/4。由于ATP的有效性已被证实,因此正确的设备选择和程控对于防止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不必要的高能电击非常重要。
5
下一篇为Luciana Marcondes等撰写的“三尖瓣下移畸形心脏右房室沟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他们分析了33个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的尸检标本。在33个标本中,有15个(45%)标本在右房室沟处可以看到凸嵴。与没有旁道的患者相比,房室沟在有旁道的患者中更为常见。嵴组织的显微镜结果提示, 在1个旁道的标本中,肌束深入到了纤维性房室环中。这些发现表明,沿右下房室沟的凸嵴是三尖瓣下移畸形的常见特征,并且与旁路的临床病史相关。它可能是导管消融潜在的障碍,并可能与消融后的高复发率有关。
6
接下来是Teetouch Ananwattanasuk等撰写的文章,题为“一级预防中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程控:指南一致性和结果”。这项回顾性分析共纳入了3个中心,连续772名植入ICD进行一级预防的患者。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具有指南一致的心动过速程控。在平均2年的随访期间,与指南一致的程控可使ICD治疗减少53%,ICD电击减少50%。但两者之间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这些数据表明,基于当前指南的ICD程控与显著降低的ICD治疗及电击的发生率有关,而在中期随访期间死亡率没有变化。
7
下一篇文章的标题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皮下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的适当和不适当的电击:一项国际多中心研究”。该研究共纳入88名植入S-ICD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随访时间为2.7年。共有五名患者(5.7%)遭受了9次不适当的电击,最常见因素为窦性心动过速和/或T波感知过度。7名二级预防患者中共有2次适当电击,但在81名一级预防患者中则没有发现。没有患者出现猝死或未经治疗的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R波振幅可增加不适当电击的风险,而T波倒置则具有保护作用。由于一级预防组患者中未发现适当电击,作者认为,HCM一级预防ICD指南高估了其队列中适当电击的风险。
8
Suneet Mittal等撰写的下一篇论文题为“全球范围抗生素封套预防感染(WRAP-IT)随机试验:长期随访”。总共有6800例患者接受了预期的随机治疗,包括3371例使用抗生素封套;3429例为对照组; 平均随访期21.0个月。分别有57例使用封套组患者和84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 CIED)相关感染。这些数据表明,TYRX封套对降低CIED感染风险的作用可持续到术后一年之后,且不增加并发症风险。
9
接下来是Elissa Rennert-May等的文章,题为“美国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感染的流行病学: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该研究数据来自2016年医疗保健和利用项目国家住院病人样本数据库。在数据库中识别出2016年共植入191,000例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其中有8060例感染(4.2%)。这些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为4.7%。大多数CIED感染患者具有3种以上的合并症。作者认为,合并症数量增加的患者应被识别出来,并在CIED植入围手术期谨慎处理,因为它们增加了感染风险并占用了医疗资源。
10
下一篇论文题为“预测心脏移植后需要变时支持和永久起搏的临床和手术特征” 。作者回顾了总共820例患者,他们共接受了826次原位心脏移植(OHT)手术。暴露于胺碘酮且供体年龄较大的患者在移植后更有可能需要变时性支持。在多变量分析表面,受体年龄和双侧心房吻合与OHT后6个月内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密切相关。这些发现表明,手术技术和供体年龄是OHT术后需要变时性支持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手术技术和受体年龄是早期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危险因素。
11
下一篇为肖培林等撰写的文章,题为“心脏再同步治疗调节外周交感神经活性”。作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共纳入36例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HFrEF)患者。10名接受ICD一级预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与对照组基线时相比,QRS波更宽的CRT患者具有更高的皮肤交感神经活性(aSKNA)。CRT治疗之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得到改善,且aSKNA显著降低。aSKNA在治疗有反应患者中可见显著下降,但在治疗无反应患者中则没有变化。作者得出结论,CRT治疗可降低HFrEF患者的皮肤交感神经活性,并在短期随访中改善心脏收缩功能。交感神经活性降低主要见于CRT治疗有反应患者。
12
下一篇由Ciorsti J MacIntyre等撰写的文章题为“长QT综合征的有意不治疗”的论文。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55例经过高度选择的,采用仅观察(有意不治疗)策略的LQTS综合征患者的结局。患者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37.8岁。平均QT间期(QTc)为448毫秒。在平均7.5年的随访中,无患者发现LQTS触发的心脏事件。与更大一点的治疗队列相比,该有意不治疗的队列症状较少,诊断时年龄较大,并且静息状态下QTc更短。这些发现提示,在一些高度选择的LQTS患者中可以考虑采用仅观察策略,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无症状,诊断时的年龄较大,且QTc <470 ms,与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LQTS患者相比,其临床结局及生活质量更好。具有这种低风险特征的LQTS患者不应接受预防性ICD治疗。
13
接下来的文章题为“药物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预防年轻人和成人受试者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研究: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该系统评价旨在评估3种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抑制剂(瑞波西汀,西布曲明和托莫西汀),在健康受试者和血管迷走神经晕厥(VVS)患者中,预防直立倾斜试验诱发血管迷走反应的效果。共有4项研究(101名参与者)符合纳入标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抑制剂可降低健康参与者在直立倾斜测试中,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血管迷走反应的可能性。这是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抑制剂在倾斜试验结束时,通过心率补偿来实现的,可在不显著增加全身血管阻力的情况下,保持心输出量和平均动脉压。作者的结论是,在健康参与者和患有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中,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均可预防直立倾斜试验诱发的严重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和晕厥。
14
下一篇论文由FrédéricL Paulin等撰写,题为“ TMEM43 p.S358L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的运动和心律失常风险”。在该前瞻性注册研究中,患有TMEM43 p.S358L突变的个体被纳入,并评估其植入一级预防性ICD前一年的身体活动。那些在ICD植入前一年,活动≥9.0代谢当量(MET)-hours / day(高水平)的患者,相对于体力活动<9.0代谢当量(MET)-hours / day来说,第一次适当ICD放电的校正后危险增加9.1倍。基于这些数据,作者建议在患儿早期进行分子检测,以告知反映基因型的运动选择。
15
Yuan Yuan等撰写的下一篇论文题为“皮下神经刺激降低自由活动的心肌梗死犬交感神经活性”。急性心肌梗死通过神经发芽增加星状神经节神经活动。作者在6只急性MI犬中植入了神经刺激仪,并进行皮下神经刺激。未行刺激的急性心梗犬被用作对照组。在MI后4周和8周,刺激组星状神经节活性降低,但对照组星状神经节活性则未降低。免疫染色显示在双侧星状神经节中可见融合的重塑区域,并具有很高比例的酪氨酸羟化酶阴性神经节细胞。作者得出结论,皮下神经刺激可重塑星状神经节,降低星状神经节神经活性,并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神经发芽。
在这些原始文章之后,Victor Neira等发表了一篇题为“壁内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策略”的综述,而Arash Aryana等发表了另一篇评论文章,题为“ 冷冻球囊消融强度:从基础到临床”。接着是Ujala Srivastava等撰写的创意概念性文章,题为“人心衰心脏左心室中L型钙通道Cav 1.3的新型再表达”。最后是 Dan Roden等代表《心律协会》所撰写的文章,题为“探索性COVID-19治疗药物对QT间期相互作用的考虑”。本期还包括最近已被接受并将在HRS 2020发表的突破性临床试验的摘要。我希望你喜欢本期播客。我是《心律学》主编陈鹏生。
我是《HeartRhythm》杂志主编陈鹏生,再次感谢各位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