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在线

Heart Rhythm主编—陈鹏生教授语音速递(二月刊 中文版)

1
本月的专题文章题目是“应用高功率(45至50瓦特),短时间的心房颤动消融方法,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作者是来自加州东帕洛阿尔托的硅谷心脏病学院的Winkle等人。我们的在线编辑Daniel Morin博士在www.heartrhythmjournal.com网站上发布了作者的视频访谈。作者研究了使用45-50瓦特,每个病灶2-15秒的房颤消融策略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对10,000名患者进行了14,000次消融。他们发现这种方法的并发症发生率非常低。虽然这项研究存在回顾性研究设计的局限性,但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高功率,短时间的消融有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和总体消融时间,并可以使消融损伤灶更局限和持久。
 
2
接下来的两篇文章报道了在心外膜脂肪垫中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也叫BTA)对控制心脏手术期间房颤的效果。第一篇是由来自俄罗斯联邦新西伯利亚的Romanov等人撰写的,名为“对于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通过在心外膜脂肪垫中注射肉毒杆菌毒素长期抑制心房颤动:一项随机研究的三年随访。”作者发现,在3年随访期间,注射BTA到心外膜脂肪垫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中,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同时住院率降低。第二篇是来自杜克大学的Waldron等人的文章,题为“通过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短期自主神经调节来减少心脏手术后的心房颤动”。作者认为,心外膜注射BTA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但也未能在术后房颤风险方面产生显着差异。Romanov的研究包括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而Waldron研究的目标人群并不是既往存在房颤的患者。这两项研究之间的其他多个差异也可能影响结果。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明确心外膜神经节丛注射BTA是否能有效预防术后房颤和远期房颤。
 
3
来自比利时布鲁塞尔的Choudhury等人发表了下一篇文章,标题是“通过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术后进行持续监测。”作者对54名患者进行了3年的随访。持续监测显示1年成功率为83%,3年成功率为76%。作者还报道,消融后70%的心悸发作不是由于心房颤动的复发,有16%的在门诊随访期间窦性心律的无症状患者,发生过无症状房颤。虽然研究的患者数量很少,但这些数据提供了关于冷冻球囊消融后房颤复发的重要信息。
 
4
接下来是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Park等人,题目是“血小板计数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预后的影响”。这是一项对10,00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作者报告,较低的血小板计数与较低的卒中风险和较高的出血风险相关。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血小板计数可能是心房颤动患者出血和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一假设。
 
5
来自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的Yarlagadda等人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患者食管损伤类型与病变进展的时间关系”。作者定义了三种类型的食管损伤:1型病变仅为红斑; 2型包括浅表和深部溃疡;3型是穿孔。他们查阅大量文献,发现所有1型和大多数2型病变均采用保守治疗方法解决。一小部分深部溃疡发展为穿孔和/或瘘管形成,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这些患者。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临床医生在心房颤动消融后管理食管溃疡患者。
 
6
来自杜克大学的Emerek等人发表了下一篇文章“心电向量图QRS环振幅与心脏再同步治疗后的长期效果相关”。心电向量图来自体表ECG,作者对QRS环振幅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QRS环振幅≤95μV秒的患者与QRS环振幅>95μV秒的患者相比较。他们发现较小的心电向量图QRS环振幅与较差的结果相关。有趣的是,这些研究结果也适用于有I类CRT植入适应症的患者,如LBBB和QRS持续时间≥150ms。
 
7
接下来,是来自阿姆斯特丹学术医学中心Lieve等人的文章,“将心脏联系到大脑: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神经发育障碍”。作者研究了421例儿茶酚胺多形性室速(CPVT)患者。他们发现,CPVT1患者(8%)发生智力障碍比一般人群(1%-3%)更为普遍。这些CPVT1亚组患者表现出伴有显著性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恶性心脏表型。由于脑组织中有丰富的RyR2表达,这些发现似乎是合理的。
 
8
下一篇文章是“SCN5A 平衡易位的Brugada综合征家族和心脏性猝死”,来自澳大利亚悉尼Centenary研究所的Yeates等人。作者确定了一个Brugada综合征家族,具有阴性的原始基因组合和致病性突变的外显子组序列。接下来他们分析了SCN5A基因并发现了平衡易位,定义了由不同染色体之间的部分重排引起的染色体异常。他们得出结论,SCN5A平衡易位是一种新的潜在的家族性Brugada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肥大和心脏性猝死的致病机制。基因组测序可以识别导致遗传性疾病的罕见染色体畸变,而这些畸变可能会被基于基因组合和外显子组测序的方法遗漏。
 
9
来自意大利帕多瓦大学Cipriani等发表了下面的文章。题为“应用心脏核磁共振评估心室异位搏动运动员运动试验的预测价值”。作者对频繁(>每天500次)或重复性室性早搏的36名运动员进行了心脏核磁共振检查。心脏核磁共振显示36名患者中有20名患者存在心脏异常。基线心电图的复极化异常和复杂运动诱发的伴有右束支阻滞或多形态性室性心律失常,确定了心脏核磁共振异常概率最高的运动员亚组。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的室性心律失常可能与潜在的结构性心脏病有关,这可能使这些运动员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增加。
 
10
接下来是来自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的Voskoboinik等人的文章,“中度饮酒与心房电生理和结构改变相关:来自高密度左心房电解剖标测的见解”。每周饮酒8-21次的患者被定义为中度饮酒者。他们发现,经常中度饮酒,不是少量饮酒,是心房颤动的一个重要的可改变风险因素,与心房电压降低和传导减慢有关。这些发现意味着中度饮酒会为心房颤动提供基质。这些变化可能解释了经常饮酒者的心房颤动倾向。
 
11
来自法国南特的Berthome等人撰写了下一篇文章,题为“受Brugada综合征影响的女性的临床表现和随访”。作者纳入了494名女性,中位随访时间57个月。他们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是风险较低的群体。在无症状的女性中,碎裂的QRS波群和QRS>120ms似乎是唯一的事件预测因子。由于性激素导致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复极化差异,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复极的改变对Brugada综合征的心律失常发生也很重要。
 
12
下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在一例特发性QT间期延长、心动过缓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患者中识别CACNA1C-E1115K孔区的错义突变,将L型钙通道转变为混合非选择性单价阳离子通道”,来自Mayo诊所的Ye等人。该基因编码L型钙通道,该通道的孔隙区含有高度保守的谷氨酸残基,它们共同形成L型钙通道选择性过滤器。作者发现,这种钙通道变异破坏了L型钙通道的钙选择性,而是将突变通道转化为一种伴有钠介导的内向电流和钾介导的外向电流显著增加的通道。这些发现解释了患者的长QT综合征和心律失常表型。
 
13
接下来的文章由来自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凯斯西储大学的Fukaya等人撰写,题为“雷诺嗪阻断晚期钠电流抑制心力衰竭中致心律失常性心脏电交替”。作者对实验犬离体心脏组织中的Ca2+电流和动作电位进行了双重光学标测。他们发现,雷诺嗪通过抑制钙交替,并降低APD交替对钙交替的耦合增益,减轻了心力衰竭中致心律失常的心脏电交替。阻断晚期钠电流可以逆转受损的钙循环从而减轻心脏电交替,提示了心力衰竭中晚期钠电流阻断的抗心律失常效应的机制。
 
14
接下来两篇综述类文章。第一篇题为“流出道心律失常的解剖学基质”,由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Anderson等人撰写。第二篇题为“心脏电生理和心律失常发生的昼夜节律以及潜在机制”,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Black等人撰写。本期还发表了一篇由圣地亚哥Grossmont医院Belott等人撰写的临床经验性文章,题为“心脏设备植入的美化”,以及一篇由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Tereshchenko等人撰写的创意概念性文章,题为“塑料化学暴露是否会导致透析患者猝死”。
 
最后,希望大家喜欢本期广播。我是《心律学》期刊的主编,陈鹏生。
 
我是《心律学》杂志主编陈鹏生,再次感谢各位收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