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在线

Heart Rhythm主编—陈鹏生教授语音速递(十二月刊 中文版)

<<  2018年12月第一期  >>
1
12月份的专题文章题目是:“左心耳电隔离增加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风险,无论电隔离后血流速度如何”,由韩国首尔高丽大学的Kim等人撰写。大家可以通过下面的网址观看本刊在线编辑Daniel Morin博士主持的作者访谈视频:www.heartrhythmjournal.com。该研究纳入了接受房颤消融的连续2352例患者,其中39例进行了左心耳电隔离。他们发现接受了左心耳电隔离的患者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接受左心耳电隔离的患者。在出现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中,电隔离后的左心耳流速与未出现上述事件的患者相比并无显著区别。作者的结论是在接受左心耳电隔离的患者中,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风险显著增加。在这项研究中,如果常规Holter监测未记录到房颤,则会基于术者的判断停用抗凝治疗。但随访过程中抗凝治疗的停用是否影响了该研究的结果还不清楚。
 
2
本期的主题是心脏植入电子设备。第一篇文章题目是“当前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的预期寿命:呼吁全行业的标准化报告”。这篇文章由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的Munawar等人撰写。作者从产品手册中提取了目前的典型起搏器、ICD、CRTD的数据。电子设备的寿命基于标准化的程控参数来评估。结果显示,单腔和双腔起搏器的最长预期寿命分别为12和9.8年。高级功能的使用可使预期寿命减少大约1.4年。ICD和CRTD的预期寿命分别为12.4和8.8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制造商的不同,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的预期寿命有超过40%的变异。作者的结论是,当前的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显示的预期寿命因制造商不同而差异显著。这可能会影响医疗费用和长期的临床效果。因此,作者呼吁全行业对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的预期寿命进行标准化报告。
 
3
接下来的文章题为“使用多点起搏进行心脏再同步治疗的长期抗重构作用:无创血流动力学指导的设备程控的可行性研究”,由奥地利格拉茨医科大学的Lercher等人撰写。作者研究了4个欧洲中心的42例患者。相对于单纯心房起搏,最佳的双室起搏配置可提高收缩压3.1毫米汞柱,最佳的多点起搏配置可升高收缩压4.1毫米汞柱。在78%的患者中,与最佳的双室起搏配置相比,最佳的多点起搏配置能引起更为显著的收缩压升高。在完成6个月随访的多点起搏编程的患者中,有85%的患者为CRT应答者。作者的结论是,CRT装置植入后的急性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主要支持多点起搏而不是双室起搏。无创血流动力学指导下的多点起搏编程引起了良性的左室结构重构。这些结果表明,基于收缩压评估的常规急性无创血流动力学优化将有助于我们个体化调整CRT治疗中的最佳起搏方式。
 
4
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的Zheng等人撰写了下一篇文章,题目是“不中断华法林治疗的经静脉导线拔除:可行性和结果”。作者对1212例在未中断华法林治疗的情况下接受经静脉导线拔除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在这些患者中,62例在维持治疗性INR的华法林治疗期间接受了导线拔除。操作和临床的成功率为98.4%。 两例患者出现了操作相关并发症:一例出现少量心包积液,后自行消退;另一例出现股静脉撕裂需要血管修复。作者的结论是:在维持治疗性INR的不间断华法林治疗期间进行经静脉导线拔除可以考虑用于血栓栓塞高危患者。该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治疗性抗凝治疗并不一定会导致经静脉导线拔除的出血风险过高。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其回顾性的研究设计。可能需要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比较这种方法的风险和获益。
 
5
下一篇文章题目是“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的复极异质性及其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由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医学中心的Cvijić等人发表。作者前瞻性纳入了64例接受CRT治疗的心衰患者。分析QT间期、TpTe以及TpTe和QT的比值来评价复极异质性。他们发现CRT植入后第一个月复极异质性显著增加,而在随后的12个月随访期间下降。长期随访期间出现室速/室颤的患者在中期随访时的复极异质性高于没有室速/室颤的患者。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中,只有中期随访时的高复极异质性(即TpTe / QT比值大于 0.260)与室速/室颤的高风险独立相关。作者的结论是,CRT在植入后第一年会引起复极指标的时间依赖性变化。中期随访时的高复极异质性与长期随访期间室速/室颤的较高发生率相关。这些发现还表明,电生理重构在决定CRT植入后的长期心律失常中发挥作用。
 
6
接下来是由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Roston等人撰写的一篇综述文章。文章标题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中的应用:系统综述”。作者分析了53个研究,一共纳入1429例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患者。其中,35.2%的患者植入了ICD。几乎所有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13.2%的患者用氟卡尼治疗。23.2%的患者接受了交感神经去除术。接近半数的患者接受了ICD一级预防,12.8%接受了最佳抗心律失常治疗。在随访期间,适当和不适当放电的发生率很高,并有7例患者死亡。其中ICD相关电风暴与4例死亡有关。其他并发症如导致心力衰竭,心内膜炎或手术修复的比例为32.4%。作者的结论是,ICD在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患者中很常见,且具有高放电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一级预防ICD的依赖以及辅助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欠缺,说明提高对指南导向管理的的依从性可以减少ICD的使用和ICD相关的伤害。换句话说,由于ICD相关的高放电率和电风暴发生率,更好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可能使这部分患者获益。
 
7
接下来的文章题目是“Micra经导管起搏器在真实世界的最新表现:与研究性试验和经静脉历史对照的比较”,由亚特兰大Emory大学的El-Chami等人撰写。作者报告说,Micra装置已成功植入到1801名患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在第一年为2.7%,主要并发症的风险比经静脉起搏器低63%。由于较低的心包积液发生率,Micra Post-Approval Registry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研究性器械豁免(IDE)研究。作者的总结是,Micra经导管起搏器在国际临床实践中的表现与之前报道的数据一致。与经静脉系统相比,主要并发症很少发生,且发生率降低63%。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患者未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
 
8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Moore等人发表了下一篇文章,题目是“植入技术与先天性矫正大动脉转位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效果”。作者回顾性地纳入了20例CRT患者。 60%的患者CRT指征是起搏引起的心室功能障碍,25%是房室传导阻滞,15%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和QRS延长。在尝试经静脉途径的患者中,经静脉植入的成功率是95%,其中经后间隔开口植入者占78%,经Marshall静脉者占11%,经上部异位开口植入者为11%。作者的结论是,对于大多数先天性矫正大动脉转位的患者,采用涉及不同冠状静脉走行的经静脉途径进行CRT治疗是可行的。CRT治疗的长期结果是有利的,但其特点是一些患者会再次出现右心室功能障碍。由于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存活到成年期,更多的这些患者将需要CRT植入。这个研究为该方法提供了有用的指导。
 
9
下一篇论文由van der Bijl等人撰写,标题为“心房颤动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改善的影响”。作者共研究了419名患者,随访6个月,窦性心律患者中有45.6%在CRT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得到改善,而房颤患者中仅有30%得到改善。尽管两组患者CRT后6个月的左心室逆向重塑相似,但与房颤患者相比,窦性心律患者的左心房容积和二尖瓣环直径较小。作者的结论是,尽管左心室重构的程度相似,但与房颤患者相比,在窦性心律的CRT植入者中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改善更为常见。 本文的一个局限性是它的回顾性研究设计。房颤的节律控制是否会改善这些患者对CRT的反应仍然未知。
 
10
接下来的文章题为“心房颤动合并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心率控制和临床结果”,由韩国Ajou大学医学院的You等人发表。该研究使用了国家健康保险服务中心提供的2002年至2015年的完整数据库,大约纳入了13,000名患者。与使用钙通道阻滞剂相比,使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的死亡风险更低。地高辛的使用与较差的生存率相关。作者的结论是,在房颤合并阻塞性肺病患者中,与钙通道阻滞剂相比,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室率控制与死亡率显著降低有关。目前越来越多的文献证据表明阻塞性肺病的存在不应该限制临床医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本研究进一步充实了这些观点。β受体阻滞剂可能是心率控制的最佳选择。这些发现还需要通过前瞻性随机试验来确认。
 
11
来自密歇根大学Yokokawa等撰写了下一篇文章,题为“冷冻球囊隔离肺静脉前庭与压力监测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及隔离左房后壁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比较”。连续167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接受了肺静脉前庭隔离。其中,90例采用冷冻球囊消融,77例采用压力监测射频导管消融。单次消融术后随访21个月,41%的冷冻球囊消融患者和51%的压力监测射频消融患者在没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维持了窦性心律。在重复消融后,冷冻球囊消融组和压力监测射频消融组的窦性节律维持率分别为61%和68%。作者的结论是,在持续性房颤中,这两种消融技术的首次消融在没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具有类似的40%至50%的有效率。重复消融后,在没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有60%至70%的患者维持了窦性心律。看起来这两种技术在消融持续性房颤方面具有类似的效果。本研究的一个局限性是没有将患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治疗组。
 
12
接下来的一篇文章由德国Luebeck大学心脏中心的Heeger等人发表,标题是“冷冻球囊肺静脉隔离后的真实复发率如何?来自基于心脏植入装置连续心房监测的节律随访的经验”。作者研究了接受二代冷冻球囊肺静脉隔离的连续670例患者。其中66名患者在手术前植入了具有连续监测功能的心脏植入装置,该部分患者的肺静脉隔离成功率为98.4%。在1年的随访中,接受心脏植入装置的患者临床成功率为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该临床成功率以无房颤复发为标准。在使用植入装置进行心房监测的亚组中,房颤/房速的负荷从40%降低至10%。作者的结论是,二代冷冻球囊肺静脉隔离在植入心脏装置的患者中看起来是安全可行的。植入心脏装置的患者房颤/房速负荷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表明,与间断性门诊心电图检查和基于症状的随访相比,具有心脏植入装置的患者可以从改良的房颤复发检测中获益。然而,房颤复发的检测增加是否意味着死亡率的改善和发病率的降低尚不明确。
 
13
来自日本东京医科牙科大学的Takigawa等发表了下一篇文章,题为“双极电极指向对局部电图特征的重要性”。作者在7只前壁心肌梗死的绵羊中使用HD-32网状电极导管,一共分析了2000个部位的4000个电图。在激动波前与某一双极指向垂直并且与另一双极指向平行的位点,电压的变异最大。在全部位点中有29%的部位检测到局部心室异常活动(LAVAs),并且经常分布在磁共振定义的梗死边界区。作者发现,30%的LAVA在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上被遗漏。当以“东北”方向检测到的LAVA作为参考时,只有57%和在“东南”方向上检测到的匹配。作者的结论是,双极电图的电压和LAVA的分布在任一指定位置的对角正交两个电极对之间可能存在显著差异。由于LAVA的检测对于基于基质的室速消融可能十分重要,因此本文提供的信息可能有助于更好地识别LAVA并有利于室速消融。不过该研究的局限性是该动物模型中缺乏室速。
 
14
下一篇文章题为“静脉注射索他洛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早期经验”。来自德克萨斯儿童医院的Valdés等对47例接受静脉注射索他洛尔治疗的儿科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中位数年龄为两岁,中位数体重为13 千克。 85%的患者发生了室上性心律失常,15%的患者发生过室速。在接受静脉注射索他洛尔治疗活动性心律失常的24例患者中,有21例(88%)即刻终止。由于无法服用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有23名患者采用静脉注射索他洛尔作为复发性心律失常的维持治疗;其中19例,或83%,采用索他洛尔单一疗法控制。没有患者因为不良反应,致心律失常作用或QT延长而需要停用静脉注射索他洛尔。该研究表明,静脉注射索他洛尔是儿科患者的有效抗心律失常选择,而且可能是急性终止活动性心律失常的优良药物。索他洛尔耐受性良好,没有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需要停药。虽然口服索他洛尔经常用于控制心律失常,但很少有数据支持儿科患者使用静脉注射索他洛尔。虽然该研究受到回顾性研究设计的限制,但它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15
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的Kostrzewa等撰写了下一篇文章,题为“R波触发不可逆性电穿孔疗法的心脏影响”。不可逆性电穿孔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利用电场诱导靶组织细胞凋亡。作者对26名诊断为肝、肺、肾和其他常见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了一项研究,这些患者接受了心电门控不可逆性电穿孔。根据病变大小,在病变周围插入2至5针,必要时在序列CT引导下插入病变组织。消融区与心包之间的最短距离为6毫米,平均输出能量超过3000焦耳。术后9例患者(34.6%)出现高敏肌钙蛋白I增加,21例患者消融后NT-proBNP增加。 15例患者出现操作相关的心律失常。一例患者出现多阵非持续性室速,另一例患者发生房颤。另外12名患者出现临床良性的心律失常。作者的结论是,亚临床心肌损伤和非致死性心律失常可能在不可逆性电穿孔治疗中发生。正如Aras和Efimov在一篇随刊评论中指出的那样,电除颤后的可逆性电穿孔被广泛报道,并且其可能在除颤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中发挥作用。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应谨慎使用不可逆性电穿孔。
 
16
接下来是一篇题为“在猪模型中通过肺部给予醋酸氟卡尼加快心房颤动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的文章,由来自波士顿Beth Israel Deaconess医疗中心的Verrier等人发表。在11头闭胸麻醉的Yorkshire猪中,通过心包内给予乙酰胆碱然后进行短阵快速起搏诱导房颤,并在气管内给予氟卡尼之前使房颤持续两分钟。作者发现,与未给药的基础状态相比,气管内注射氟卡尼显著缩短了房颤持续时间。 房颤持续时间与气管内给予氟卡尼后心房除极持续时间的变化值之间存在强烈的负相关。作者总结说,气管内滴注氟卡尼可以有效的将房颤快速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并将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恢复至基础状态。该作用的机制可能是肺对药物的迅速吸收并将其作为首次推注送至左房室腔,然后送达冠状动脉循环。潜在的临床转化将是开发用于急性终止房颤的吸入式抗心律失常治疗。
 
17
除了我刚才已经讨论过的原创性文章,本期杂志还刊登了“每月一题”专栏问题:“单次期前刺激终止窄QRS波心动过速:机制是什么”,Josephson和Wellens心电图课程“一名33岁男性的单个室性早搏之后的两种不同P波”, 4篇电生理新闻报道,以及一封致编辑的信。
 
我是《心律学》杂志主编陈鹏生,再次感谢各位收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