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在线

“远程关爱”CareLink大咖谈 | 第七期:远程随访处理频发室速一例

案例基础信息
● 患者:男性,73岁。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2010年5月因室速在医院经电复律及药物治疗好转,随后植入美敦力InSync Maximo CRT-D。2015年9月电池耗竭,EF值52%,更换为Consulta™ CRT-D D234TRK,并配备了远程传输功能的MyCareLink。
 
● 2018年1月26日通过MyCareLink远程传输数据。
 
● 当时EGM显示房室同步,双心室起搏(见图一):
 
● 各项测试参数正常,左室阈值略高,但趋势稳定(见图二和图三):
 
● 查看事件情况:自上次传输数据至今(92天)共发生58次VT事件;1次Monitor区的VT事件;3次NSVT事件(见图四):
 
● VT/VF Detection参数设置如下(见图五):
 
● 起搏比例如下(见图六):
 
TFE案例讨论及处理
●  查看远程传输的事件列表(见图七)及Cardiac Compass报告(见图八)发现。
1.事件往往在一天当中多次发生,集中发生在2017/11/23、2018/1/2、2018/1/3、2018/1/5
2.事件持续时间短,均在7s或8s左右;
3.均由一阵ATP成功转复。
 
● 进一步查看事件点阵图及腔内图:
1.VT事件频率、形态类似,ICD正确识别VT,ATP治疗成功。2018年元旦前后频发事件,尤其集中在1月5日早晨及上午#48至#51事件的详细记录(见图九):
2.NSVT事件与VT事件形态类似,持续时间短一些(见图十)
3、#5事件经ATP治疗后频率降低进入Monitor区,后自动终止,CRT-D记录为#6 VT-Mon(见图十一)
 
● 鉴于上述报告分析,TFE建议如下:
1.患者门诊随访,了解VT频繁发作原因以及评估是否需要调整药物;
2.根据记录到的NSVT事件以及VT-Mon事件该患者发生的VT可能可以自动终止,结合以往病史决定是否需要适当延长VT NID,减少ICD治疗;
3.近一个月以来经胸阻抗持续下降,Optivol液体滞留指数上升,近期可能会超出阈值触发报警(见图十二)。建议密切关注心功能变化。
 
● 1月27日~1月29日,MyCareLink在非约定上传时间自动上传数据。经查看,显示患者经胸阻抗下降,OptiVol液体指数上升,超出阈值触发报警。至1月29日,连续三天触发OptiVol报警(见图十三)。
 
大咖点评
● 分析中详细解读事件:11月21~28日共15次事件,ATP均有效。但12月30日开始VT频繁,共43次事件。尤其1月5日8:27~8:38,11分钟内共有4次事件,均ATP成功治疗。电话回访病人询问病情,得知患者在外地,劳累、感冒,气短加重,后在当地医院就诊,抗感染、纠正心衰后,症状减轻。
 
● 再考虑程控参数是否需要修改?患者VT频繁发作,是由于劳累、心衰加重所至,加强心衰治疗后未再有频发事件,故未建议延长VT诊断时间。
 
● 4月诊室随访,未见VT事件,延长了VT诊断时间。
 
● CIED的植入是起搏疗法的开始,术后的管理贯穿于起搏疗法始终。ICD患者是SCD的高危患者,更须加强管理,最大程度守护患者生命安全。
 
● CareLink™远程随访系统相比传统的随访管理的优势,我们看看临床的实例。我在外地出差时,当地医生邀请帮忙一起查看一位植入ICD患者,出现ICD报警,患者无特殊不适。我需要程控仪查看ICD工作状态,但当时手头没有程控仪,该患者ICD无远程随访功能。我们即刻将这个病人带回诊室,随后证实该患者发生了反复的室速事件,ATP均成功治疗,ICD导线、电池状态良好,参数设置合理,调整药物治疗方案。若当时有远程随访信息传输到我的随身携带的手机或者IPAD等设备上,就可以现场分析并制定药物治疗方案,避免即刻带患者回诊室,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的紧张状态。该患者在更换CRT-D 后,配备了远程传输功能的MyCareLink,每3个月定期上传数据。当发现两次上传数据期间频发VT;同时也有非约定时间因OptiVol触发报警的自动上传数据。通过报警条件的设置,自动无线传输病人报警信息,第一时间让医生了解病人的病情,便于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做出治疗方案的调整。
 
● 远程随访传输资料:一是按照提前设定的日期定期传输,二是病人有不适的时候,由病人主动传输或根据报警设置自动传输。相比诊室随访,患者随访更加规律,也更加个体化,随访更加严密可靠。
 
● CareLink™远程随访系统提高了安全性。若患者出现了不良事件,包括心衰事件、电极参数有问题等,医生快速获取信息,及时处理。也需要更加专业的团队,分类远程传输资料严重程度,更加专业分层处理个体事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