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在线

AHA首次发布可穿戴式除颤器预防SCD的科学建议

  【据《Circulation》2016年4月报道】题:美国心脏协会正式发布首份可穿戴式除颤器预防SCD的科学建议(作者:Jonathan P. Piccini, Sr,等)                                  

  美国每年大概有超过30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SCD)。实践中,通过植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预防低危人群的SCD尚无明确数据;但对于高危猝死人群,多项随机对照研究均发现ICD能够降低猝死率。然而,这类高危人群中有部分患者短期内并不适合植入ICD。这样的人群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猝死风险,但短期内能够通过药物或者介入治疗进行纠正(如急性心肌梗死);另一类为具有明确ICD适应证,但是具有植入禁忌(如感染)。

  可穿戴式除颤器(wear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WCD)是一种可穿戴的提供短时期体外自动除颤的装置,不需外科手术植入,方便移除,主要用于有心脏性猝死风险,但短期内无ICD植入适应证或有适应证但存在植入禁忌的患者。近年来,该类装置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增加,但是其适应证并不相对明确,基于这一临床实际情况,2016年3月28日,美国心脏协会在线发布了有关可穿戴式除颤器的首份科学建议声明。声明强调,由于目前缺乏前瞻性或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的证据支持,该份声明并不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南,而是一个提供给临床医生的WCD说明,增加医生对WCD的认识,以便于更好与患者讨论这项治疗方法及效果。

  目前的除颤技术及局限性: VT/VF复苏的关键是早期除颤。自动体外除颤复律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的应用已经证实在提高有旁观者的VT/VF心跳骤停生存率中的重要性,这项技术主要用于公共场所的急救,其有效性完全依赖于AED是否能获得,是否有能使用设备的旁观者。ICD能持续对受试者的心律进行监测,自动对致命性心律失常进行治疗,但ICD需要植入患者体内,有包括出血、导线脱位、气胸、心脏穿孔、急性感染、死亡等植入相关不良事件。还存在装置、导线故障、不恰当放电、血管闭塞、感染等远期并发症的可能。皮下ICD虽然避免了植入心内膜导线相关的风险,其他ICD类似的风险依然无法避免。

  WCD独特技术:WCD由可穿戴衣服及电池供电的除颤器两个部件组成,衣服肩带上装配有进行体表心电图记录的电极,系统能进行心电图形态分析,心律失常识别,鉴别干扰噪音。心律失常识别的敏感性90%~100%,特异性98%~99%,不恰当放电1%~2%,可进行VT/VF分区。当WCD探测到可疑心律失常,装置会启动心律失常鉴定和治疗程序,这个程序包含一个需患者参与的“反应测试”步骤,一旦诊断成立装置发出振动、听觉、视觉的警报,如患者按下“反应”按键,则心动过速治疗会被终止,如患者没有“反应”则会发放电击;这个“反应测试”时间可在25~60s间进行程控。WCD最多可发放5次75~150J能量的双向波除颤,每次事件治疗后需更换可穿戴衣服及电极。目前已报道的除颤有效率为69%~99%。

   WCD目前存在以下已知的禁忌症:单极起搏的起搏器由于起搏信号较大易对WCD的心律失常诊断造成干扰;WCD的治疗程序包含需患者参与的“反应测试”,如患者不能对自己的状况进行判断或不能作出符合要求的反应,也不能使用WCD。除了上述的禁忌,WCD还有一些明显的缺陷,首先是没有起搏功能,另外装置必须穿戴使用,其舒适性也是一个问题。另外对于一些特殊体型(如特别肥胖),有开放性或未痊愈的胸部创口的患者也不适合;体外除颤还可能造成一些诸如皮肤灼伤、疼痛等不良事件。

  病人依从性是WCD有效治疗的重要影响因素:使用前必须教育患者除了洗澡之外持续穿戴装置。报道的装置穿戴中断比率高达22%,目前样本量最大的一组病例,约一半以上每天使用时间能在90%以上。

表1  WCD治疗适应证



  实践中,虽然WCD的临床应用逐渐上升,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关于WCD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临床工作中应该注意,该科学建议主要目的是规范WCD的临床应用。(徐强 报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