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一级预防患者的全新预测因子:QT-X函数
在美国,每年心脏骤停患者达到近250,000例。对于这类高危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作为一线治疗方案,通过电除颤阻止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骤停。然而,基于射血分数的评估标准来选择ICD的一级预防患者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寻找优化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危险分层方法是一个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健康问题。最近,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DeMazumde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多中心观察研究,旨在针对需要一级预防植入ICD的心衰患者,与以往的危险因素和传统的变异性的测量指标不同的是,在ICD植入前,利用QT-X函数预测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
该研究纳入2003至2010年在美国4个临床中心的816例因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植入ICD的患者。纳入标准:缺血或非缺血性心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NYHA心功能分级I-III级,正常窦性节律,无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病史(心肌梗死后急性期除外)。记录患者基本特征及标准心电图。QT-X函数主要反映心脏复极化(如QT间期)类型的变异,是个概念简单的函数计算,如当QT波形越相似,此函数值越小。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因室速或室颤而首次判定的恰当电除颤,次要终点是复合事件(包括首次恰当电除颤和全因死亡)。
研究发现,该队列中患者平均年龄60±13岁,女性占28%,非裔美国人36%,缺血性心肌病占56%,西雅图心衰危险评分5年预测死亡率29%±16%,中位数25%。平均随访45±24个月,共有300次复合事件,其中134次恰当电除颤,另外166例死亡病例中没有出现电除颤事件。没有事件的患者516例,西雅图心衰危险评分相对较低,年轻女性居多,而且有较高的MAP、EF、QTVI和QT-X函数值。
研究还发现,基于QT-X函数值校正的风险比,对应首次恰当ICD电除颤的为3.29 (95% CI 1.7~6.2), 全因死亡率为2.3 (95% CI 1.5~3.4), 复合事件 2.2 (95% CI 1.5~3.3) 。这些结果不受基础模型中超过30个预测因子的影响。在多变量分析中,越高的QT-X函数值和恰当ICD电除颤及复合事件均独立相关。对于未调整的基础模型,增加QT-X函数值,可使ROC曲线面积增加(恰当的ICD电除颤,0.59~0.63,),(复合事件,0.68~0.70,)。对于西雅图心衰危险评分系统,增加QT-X函数值,预后判断能力也明显增加。
最终研究认为,对于一级预防植入ICD,因为危险分层的局限性,使得社会经济负担明显增加。所以,一个容易操作,不昂贵且非侵入性的危险分层方法是临床和公共健康急需的。QT-X函数是一个基本的独立的不同于传统参数的预测因子,可以用于鉴别哪些患者可能从ICD植入中获益。(褚明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