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在线

刘兵:从手术操作细节和高危人群的识别预防CIED感染

· 刘兵 ·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导师。2001年获博士学位。

  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第六届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委员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电生理女医师联盟第一届常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第五届起搏学组委员;陕西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心脏再同步治疗专家工作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第四、五届青年委员;《中华心律失常》,《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委;

  工作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和介入性电生理诊断及导管消融治疗、传统心动过缓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及CRT/ICD治疗/随访为特色。目前主要方向为慢性心衰的药物及CRT/ICD治疗及随访,尤其关注CRT/ICD术前及术后管理。

医声网:

刘教授,您好!3年前,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电生理女医师联盟正式成立,成为电生理女医师的大家庭。作为联盟的常务委员,您一直积极参与联盟的工作,能否请您介绍回顾一下联盟成立及工作的情况以及您个人参与联盟工作的收获和感受?

 
 
 

刘兵教授:
 

  WEP给我们电生理女医生提供了很好的工作、交流平台,在WEP成立之前,我们经常和薛小临教授、蔡琳教授、范洁教授等女医生聚到一起,就病例处理的一些技巧、经验、困惑进行交流分享。当时我们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式,后来在北京遇到陈柯萍教授,了解到陈教授和查咏梅教授就女医生如何一起进行工作的交流分享有过一些沟通,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当时在大连举行了一个WEP成立的筹备会,筹备会上查咏梅教授详细向大家介绍了美国和国际上女医生联盟的模式,我们听完觉得这种联盟模式非常符合我们当前期望的一种工作方式。

  联盟成立后,我们做了很多的思考和探讨,我们反复的在想女医生能做什么,相较男医生有哪些特点?我们在这个平台之上的工作目标是什么?女医生在体能方面相较男医生比较差一些,所以在长时间手术等方面耐受性较差,另外,很多男医生比较喜欢钻研一些挑战性的技术技巧,专业领域相对广泛,而女医生一般具有工作细致、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等特点,所以电生理的标测、心衰管理等都是女医生比较好的一些发展研究方向。电生理是讲究团队的,正是因为我们有不同的特点和擅长领域,所以只有我们相互配合好,发挥各自的长处,才能形成很好的电生理团队,在合作的过程中提高我们的诊断水平和手术疗效。针对女医生的特点,学会将做好起搏器的程控随访作为我们联盟成立后的第一个任务。起搏器的植入只是起搏器治疗的开始,而做好随访数据的监控和分析是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这几年也做出了一些成绩和特色。

  关于我们能做的工作,我认为一方面学会从大的层面来规划联盟的发展方向和新技术的一些推广,而我们各个地方的联盟成员则要结合当地的情况和临床需求来开展一些工作,我们和薛小临教授在陕西起搏电生理这一块比较关注对周围医生的培训,在和一些电生理领域的女医生交流时大家都会提出工作方向上的一些困惑,比如做冠脉、植入跟男医生相比体能各方面不占优势、又或者做植入的例数怎么上去、手术技巧是否还有上升空间……针对这些疑惑,我们鼓励大家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兴趣,从某一方面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我们会对周边医院的女医生进行起搏参数设置方面的系统培训,掌握起搏参数设置的要点技巧,掌握该项技能的当地女医生,可以通过起搏器随访分析,为患者设置恰当的起搏参数。无论患者在哪里装的起搏器,当地电生理女医生可以完成起搏参数的设置,方便患者,提升个人专业技能,在当地也就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色。另外,我们在做培训的这个过程中发现部分起搏器的基本参数,如低限频率、AV间期、模式转换等,看似很基础的知识并不是所有医生都掌握,这也坚定我们继续开展起搏培训的决心。培训后医生的反馈也很强烈,积极要求参加继续培训。在开展面对面培训后,我们现在也经常通过电话指导帮助一些医生开展工作,所以对医生的培训是我们会持续开展的一项工作。

  WEP这样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女医生团结在一起,大家一起解决困惑,一起分享好的经验,一起探索新方向,可以说大家的勇气和力量都凝聚到了一块,我们从联盟成立,到一起开展一些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改进完善,在这个过程中WEP这个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我们女医生也获益良多。

医声网:

CIED感染已成为心脏电生理医生和感染科医生面临的严重挑战,一直是术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了解到,您在预防和处理CIED感染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能否请您和大家分享?

 
 
 

刘兵教授:

 

  对广大临床医生来说,CIED感染的处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所以我们一再强调,要注重CIED感染的预防,尽量避免感染的发生。

  除了术前规范性使用抗生素外,手术操作过程中防感染细节和识别感染高危人群这两点对CIED感染预防非常重要。每个医生都应该有很强的防感染意识,我们团队中一直非常关注植入过程中预防感染的细节,从术前洗手消毒、手术区域消毒范围、手术服的穿戴、铺巾等方面我们都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规范在执行,另外,减少植入器械的暴露时间、保持手术台的干燥等都是我们在强调的一些细节,尽可能的保证无菌的手术环境,从这些可控的环境因素降低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对感染高危病人的识别,一方面,针对感染高危病人我们在术前进行识别筛选,采取一些相应措施,瓣膜病术后需要服用抗凝药的病人,术前INR保持在2.5以内,术中止血尽可能彻底,术后放置引流等。对于外科术后患者,如果非紧急需要情况下,尽量起搏器植入手术不与外科手术同期进行。针对高龄、糖尿病合并肾功能异常等高危感染患者,需要关注术前血糖、肾功调整及手术细节。我们也希望能有一些新的涂层材料或者新的技术能减少这类高危病人的感染发生率。

医声网:

为了预防和减少CIED感染,临床上有开始尝试包被有米诺环素或利福平涂层的心血管置入装置,也有从外形设计方面进行了改进。能否请您从临床的实践方面谈一下,这些探索对于降低CIED感染的影响?

 
 
 

刘兵教授:

 

  电生理医生对起搏器的外形还是比较关注的,我们中国人体型相对瘦小,目前国产起搏器极少,起搏器多产于美国、欧洲,其外形,尤其ICD,较大,尽管在植入时已充分关注植入部位及囊袋大小,植入后仍有局部皮肤张力稍大。当前一些新型的起搏器比如美敦力推出的生理性曲线外形起搏器,采取了下部圆滑流线设置,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起搏器植入后和病人胸壁的吻合度,因此减少了对皮肤的局部压力,降低了对血运的影响,有益于感染的预防的。另外,流线型的设计病人在植入后感受上也会比较舒适。

  正是大家看到了目前CIED感染处理起来非常棘手,所以不管是医生还是植入器械厂家都在想方设法的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是我们说到的从器械的外形设计进行改进,或是包被有米诺环素或利福平涂层的应用,都是一些很好的方向,但最终效果如何我们还是希望有一些临床证据出现,能有一些好的临床研究结果,找到真正改善病人的愈后的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