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在线

非LBBB轻度心衰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1例

病例总结

· 病变特点及其解决方案:

  患者窦律、轻度心衰(NYHA Ⅱ级),既往患者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一年前患者超声报告LVEF:42%,LVEDD:59 mm,优化的药物治疗后,病情未改善,此次患者入院超声检查结果LVEF:32%,LVEDD:61 mm,提示患者心衰进展加重。

  根据2013 ESC关于CRT指南,对于非LBBB的患者,当QRS 大于150 ms时,窦性心律、NYHA Ⅱ级的患者、在充分的药物治疗基础上,CRT能给患者带来获益,为Ⅱa类适应证,该患者符合CRT植入适应证。同时患者满足2008年ICD Ⅰ类适应证,有猝死风险,应当植入CRTD治疗。经过和患者反复沟通,由于患者经济因素,最终决定为患者植入CRT-P。

 

· 证据引用:

  REVERSE[1]研究针对无症状或轻度心功能不良患者的CRT治疗可改善心力衰竭临床症状,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延缓心功能不良发展进程;该研究肯定了CRT在轻、中度心功能不良患者中的疗效。

  MADIT-CRT[2]研究结论表明联合CRT治疗可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达41%,尤其是QRS时限>150ms的亚组患者;接受CRT-D治疗的女性和宽QRS波患者可降低更多风险。
[1] Circulation. 2009, 120:1858-1865. 
[2] N Engl J Med. 2009, 361:1329-1338

 

· 该病例需要选择该器械植入的理由及注意事项:

  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表明,CRT患者的获益程度与患者的性别,是否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是否窦律,是否是非缺血性心肌病及QRS波的宽度等因素相关。

  该患者心电图示为非LBBB患者、女性、窦律、非缺血性心肌病、NYHA Ⅱ级,但QRS波宽度大于150 ms,根据指南,患者也能从CRT治疗中获益;同时,REVERSE、MADIT-CRT、RAFT等临床试验结果均显示,轻度心衰患者也能从CRT植入获益。 因此,对于右束支传导阻滞但QRS波>150 ms的患者,不应排除在CRT植入人群之外,尤其女性心衰患者。

 

· 个人ICD/CRT植入经验及心得回顾:2013年ESC发布的关于CRT植入的指南中,强调了QRS波的宽度、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因素作为术前评估患者从CRT中是否获益的重要因子,进一步明确了CRT患者的植入指证。但指南同时指出,对于非LBBB的患者,如果QRS波宽度大于150 ms,其他条件符合时,患者也能从CRT植入中获益,并且指南也将NYHA Ⅱ级的患者包括进去,为Ⅱa类适应证。因此,在临床进行CRT患者指征的筛查中,同样应该加强对于轻度心衰、非LBBB患者的指证评估。

 

植入器械:Syncra CRT-P

 

病史资料(女,60岁,80 kg)

就诊日期: 2015年12月。

主诉: 因“阵发性心前区不适1年,再发加重2月”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2014年无明显诱因感心前区不适,无明显胸痛、胸闷,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改变体位或躺卧症状可缓解,就诊于外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异常。超声心动显示:LVEF 43%,LVEDD 59 mm,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给予药物治疗,症状未改善。2月前无明显诱因再发心前区不适,伴胸闷,憋气,无胸痛、胸闷,心慌、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诊于外院,给予“倍他乐克、蒙诺、安体舒通”等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为寻求进一步治疗,来院。入院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和糖尿病史。

体格检查: 血压130/90 mm Hg,心率64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上第5肋间外侧1 cm,心尖搏动正常,未触及震动,心律齐,心尖区可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入院心电图: 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QRS时限155 ms。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1 mm,左室射血分数32%,左室壁运动普遍略减低;左心增大;二尖瓣轻度返流;主动脉瓣轻度返流;三尖瓣轻度返流;左心功能减低。

影像学检查: 既往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可能。

心功能: Ⅱ级。

初步诊断

病证: 1. 扩张型心肌病;2. 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 心力衰竭 心功能Ⅱ级。

危险评估: 该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低,心脏扩大,手术风险高。

诊疗策略: 入院后继续给予强化抗心力衰竭治疗,患者心衰症状进一步缓解,可平卧入睡。遂决定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P,Syncra C2TR01,美敦力)左心室导线植入左心室后侧静脉。

术前心电图:

选用该策略器械理由: 患者窦性心律,非LBBB,QRS>150ms,LVEF:32%,充分的药物治疗基础上NYHA Ⅱ级,符合2013年ESC关于CRT植入的Ⅱa类适应证。同时患者满足2008年ICD Ⅰ类适应证,应当植入CRTD。考虑到患者经济因素,最终决定为患者植入CRT-P。

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 入院第四天。

经静脉放置起搏导线: 心房导线位置:右心耳;右室导线位置:心尖;左室导线位置:后侧静脉。

造影结果:

导线电学参数:

制作囊袋、植入起搏器: 囊袋部位:左侧胸筋膜下;术者反馈:囊袋制作合适,CRT-P置入埋藏良好。

诊断/识别/治疗参数:

手术小结: 
术前心电图

术后心电图

术前造影图

术后造影图

术后管理与随访

术后用药: 琥珀酸美托洛尔 27.35 mg/Qd;呋塞米 20 mg/Qd;螺内酯 20 mg/Qd;安博维 75 mg/Qd。

术后检查: 术后1周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心电图QRS时限缩窄到142 ms。

术后程控: 
术后立即:2015年12月11日。
程控模式:BiV Pacing;
参数:PAV/SAV:130/100;V-V Delay:0 ms;
观察指标:“BV”marker,QRS宽度 142 ms。

CRT疗法简介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一种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在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分别植入电极导线,通过起搏的方法使心房和左、右心室按顺序激动,以恢复心脏收缩的同步性,称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医师介绍

柳景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副主任,心内科28病房主任。1991年首届中华医学基金会(美国)介入心脏病研修班毕业,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攻读心血管专业博士学位。擅长内科重症急救和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熟练完成各种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和三腔起搏器、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植入。曾获光华奖、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部十佳青年称号。现任北京心血管病青年论坛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归国人员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湖南省、浙江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卫生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和卫生部介入培训基地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友情链接